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需求是导向、科技是保障、人才是关键。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必须结合工程建设实际需求,不搞花架子,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工业化需要将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引入到工程建设行业,而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则意味着将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机器人等尖端技术与工业化结合起来。没有科技发展,就没有工程建设行业的转型发展。和任何事业发展一样,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进程中,人才是关键。以下结合人才培养,谈谈个人的3点思考。
第一,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发展要多层次人才培养并举。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既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途径。要实现转型目标,不仅意味着企业要建立一个部门开展这项工作,而且意味着企业要逐步转向一种新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既然转型关乎企业全员,这就意味着,需要关注多层次人才培养。其中,“高层次”人才引领发展方向,并为发展提供动力,主要对应于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关键技术骨干;“中层次”人才将发展落到实处,具体组织实施,主要对应于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初层次”人才,包括企业的一般员工,具体开展智能建造生产活动,实现产值。
对各层次人才进行培养的目的是让其系统地掌握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技巧。因为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涉及复杂的管理和技术,不着力培养,靠自发学习是很难达到培养目标的。
第二,需要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带动“高层次”和“中层次”人才培养。
应该看到,相比其他行业,工程建设行业门槛低、技术含量较低。毫无疑问,信息化是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基础。而相关研究显示,建筑业的信息化程度在20多个行业中排名基本处于“垫底”。因此,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意味着工程建设行业要着力学习制造业等先进行业的经验,结合本行业的实际,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迅速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其实,工程建设行业多年来已经开展了不少智能建造相关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但实践效果并不好。以建筑自动化和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为例,部分国家在40多年前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这方面的行业应用仍然非常有限。所以,需要转变思路、加大力度。
应该看到,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智能建造需要智能化系统作为支撑。我国在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图形引擎、图形平台方面还处在容易被“卡脖子”的阶段,在应用软件方面也少有能够走出国门的系统。开发这样的系统都需要相应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只能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进行。同时,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也需要高级管理人员和中级管理人员重视智能化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最好是参与其中。因为,好的智能建造系统离不开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密切配合。如果能参与其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中级管理人员可以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这也有助于推动“转变思路、加大力度”。
第三,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和示范工程进行“初层次”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正在打造“中国建造”名片。其中,信息技术应用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从企业的角度讲,一个重要的经验是,结合重点工程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原因是,重点工程在规模、复杂程度、技术难度上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信息技术可以发挥显著的作用。同时,成功地在重点工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对应用单位是非常大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单位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信息化道路上取得较大进步。为此,可以借鉴经验,结合实际应用和示范工程,对“初层次”人才即企业的一般员工进行培养。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为行业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考虑到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建立相应的专业不一定是最好的途径,但是需要在相关专业中明确相应的必修课程,并在各相关专业中提出相应要求。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在这方面的教育也应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此可以要求学生到项目部实习,达到一定要求才能毕业。 |